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

M型社會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42785

你自認是中產階級嗎?請自問三個問題:

一、房貸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(或是你根本不敢想購屋置產)?

二、 你打算生兒育女嗎(或是你連結婚也不敢)?

三、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(或是你連生孩子也不敢)?

三個問題,只要你有一個的答案是負面的,

我們就必須跟你明講-您不算是、不再是中產階級了,
富裕和安定,正離你愈來愈遠……。
該怎麼辦?看看大前研一這本撼動日本上班族的新書!
大前研一這本書直指目前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,
對照台灣的現狀,令人警醒驚懼。
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,目前正快速消失中,
其中大部分向下沈淪為中、下階級,導致各國人口的生活方式,
從倒U型轉變為M型社會。大前研一大量引用數據與數字來佐證?

L的理論,
並提出解決的辦法,其實,商機也正浮現出來,少數有洞察力的企業已經開始獲利了。一九
八五年開始的「新經濟」浪潮,是造成M型社會的最大原因。一進入九○年代,經濟即陷入
長期衰退-其實不是衰退,而是經濟社會結構已經變了,不再是經濟學家傳統的定義方式了
。是要坐視自己朝著更衰退的道路前進?還是要走向「新的繁榮大道」?分歧點就在現在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前言

序章   面對現實,看清未來
老是政治戲碼,改革呢?
不堪一擊的拼經濟
「打地鼠」式改革
不是修正現象,而是修正原因
別自認是中產階級
從自覺到自救

第1章  M型社會來了

  • 景氣會騙人
  • 「舊模式」的經濟理論不管用
  • 景氣還在「長期衰退」
  • 欠一屁股債的政府
  • 執政者的觀念誤國
  • 中低階級的時代來到了
    八成人口中低收入
    中產階級社會全面崩潰
    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

  • 改革機會只有現在
    二○二五年,社會中堅為五十歲
    「高負擔時代」的可怕事實
    因應中下階層時代的對策

    第2章  中下階層時代的企業戰略

  • 先知先覺者,贏家通吃
    百貨公司為何門可羅雀
    M型美國的榮枯盛衰
    憧憬自由之丘
    讓製程的效率發揮到極限
    讓耐久產品有多次生命週期
    支撐「高感覺低價格」的成本結構
    新奢華商品抬頭的背景
    中下階層改變了汽車產業

  • 中下階層的市場
    四成多的人口
    分析五大消費群

    M時代的行銷戰略
    因應消費兩極化
    你要做誰的生意
    中低階層市場的行銷戰略
    不進行流通革命就退場
    誰能贏家通吃

    第3章  中下階級的意識改革

  • 從根本重新認識生活形態
    高齡社會的煩惱
    正在崩潰的中產社會
    為什麼大家這麼執著想買房子?
    「郊外購屋」或「租房子+週末渡假小屋」
    都市人一定要買車嗎?
    該為孩子教育付出的不是錢
    重新檢視無謂的支出
    經營管理自己的生活型態
    偏見讓生活變得貧瘠
    充滿矛盾的狂牛症對策
    不相信自己舌頭的日本消費者
    日本人的「國產信仰」
    拋棄偏見,生活品質大躍進

    第4章 過好日子的處方

  • 物價昂貴的真相
  • 土地可以進口
  • 一年所得就夠蓋一棟房子
  • 官商利益共同體
    認證制度是為了養活公務員
    換成人民來找碴
  • 從中上階層躍向上流階層
    物價早該下跌了
    中下階層如何幸福
    別成為「題詞人種」
    拋開期待,自己行動!

    第5章 這才是真正的結構改革

  • 發覺改革的真相
    「政治改革」是真正的改革嗎?
    政府e化的真面目
    債留子孫的景氣對策
    政黨輪替,腦袋沒換
    阻礙改革的結構問題
  • 政府,不准亂花我的錢
    不能讓大家都想做公務員
    九成公務員都該走
    該民營化的是……
    教師最該選優汰劣
    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
    街頭營生者造就「新榮景」

    第6章 新繁榮法則

  • 讓政府變有錢的簡單方法
    別再針對年輕人
    高齡社會只要兩種稅
    別吃定上班族
    徵加值稅就不該課的稅
    中央別跟地方搶錢
  • 無國界時代的繁榮條件
    用別國的錢來繁榮本地
    大陸變六國、北美變五十國
    經濟繁榮的最少人口數
    十一個經濟圈--不獨立、走出去

  • 每個人都成為改革者
    美、中為何強起來
    市場開放正是全球最大課題
    把地方當成「繁榮的單位」思考

    總結
    光是除舊,不足以布新
    「突出的個人」是國家繁榮的關鍵
    扭轉「出生即負債」的方法

沒有留言: